最低限度上,需要揭示革命进程中间大浪淘沙的内在机制,以及与此相关的政见分歧应该如何得到理解与合理解决,没有这样的思考,就无法给予有效的反驳。
2023-01-19
互动:99
新中国社队(乡镇)企业的历史演变和它们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恰恰是我国农村在现代化转型中的曲折发展和出现反复的一个缩影。澄清其历史演变的真相,不但有利于正确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也对当下的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7小时前
互动:61
17小时前
互动:101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要把握充分展开的全部历史财富。而是要把握断裂之处,用新的对抗和分裂去确立新的总问题,回溯性地重写场域,被隔离出来的这个断裂,正是真正的“悬置的辩证”,而庸俗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性不过是体系早就考虑到自身合法性而设立的自反性而已。
17小时前
互动:10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革命,其核心在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旨并不在于建立某种包罗万象的思辨哲学体系,而是在于开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与内在超越的历史路径。
17小时前
互动:1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叙事发生了重要转变,其“类生活”的理论内涵由公共政治生活转变为经济生活,并由此将“类政治哲学批判”拓展为“类政治经济学批判”,其政治哲学批判的工具也从“分离”转换为“异化”。
17小时前
互动:8
在近代以后中国历史的变迁中,正因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反复比较和深入思考,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同时,他们深刻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强大力量,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才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也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以及此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
2023-01-20
互动:26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2023-01-20
互动:16
革命导师们重视共产主义的旗帜,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象一根红线贯串他们光辉的一生。所有这些,对于我们坚持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是会有极大启发的。
2023-01-20
互动:54
有了实践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界限就能够分得清了;有了实践的观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同一性就好理解了,二者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有了实践的观点,就能深刻地懂得认识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真理和不断地发展真理;有了实践的观点,就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精神,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2023-01-20
互动:19
在帝国主义时代,罗莎·卢森堡阅读《资本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卢森堡的总体性思维丰富了《资本论》的阅读方法,这对改善《资本论》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与工人阶级中存在的割裂式阅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卢森堡为了维护党内的思想统一,在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过程中捍卫《资本论》的科学论断。最后,卢森堡在帝国主义语境下发展《资本论》中的理论,对于构建帝国主义理论的雏形、推动马克思学说大众化与丰富社
2023-01-17
互动:20
中华文明就是中华民族所拥有的高度发达、长期延续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创造的综合实体。距今8000多年有了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萌芽,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距今约6000年正式形成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
2023-01-17
互动:37
我们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第一次转变是在《1844年手稿》,从青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一般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而第二次转变,是本篇的重点——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这种哲学思想的变革从《神圣家族》开始,经过马克思第二次经济学研究(《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到《马克思致安年柯夫》。
2023-01-17
互动:1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过程中的一篇重要文献。从分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出发,不仅能够发掘其中蕴含的马克思哲学变革要素,而且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价值。
2023-01-17
互动:8
马克思遵循黑格尔关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区分,推进了对黑格尔关于“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论断的批判,把克服市民社会与人类解放相联系起来,并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类社会”价值取向。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的推演逻辑,其反映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者关系的争论演变,也构成了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2023-01-17
互动:12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具体地解决了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3-01-17
互动:72
毛主席就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一个共产党员的代表。 如今,毛泽东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读过的这些书还在,见书思故人,见书念故人,故人读书时的神态笑貌、顽强毅力、勤奋刻苦的精神等至今犹在我们的心中。
2023-01-16
互动:62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追问最终落脚到社会关系上。社会关系是如何生成的?唯物史观从物质生产出发,客观揭示了人的社会性,并呈现出从个人主体到国家主体、从直接生活到全部生活、从意识外的存在到意识界的存在的三重延伸。
2023-01-16
互动:12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把商品生产的概念提升到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在生产关系视域中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性,通过对经济批判与革命政治的总体互释,阐明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实质。
2023-01-16
互动:1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马克思初步研究经济学所完成的重要著作,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思想建构与未来社会构想的第一次融合。
2023-01-16
互动:10
毛泽东自幼爱好历史,毕生尊史、学史、用史,形成了科学的史学观。每逢重要历史关头,毛泽东总是以史为鉴,作出英明判断和抉择,保证了革命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甲申对”“窑洞对”到“赶考对”,毛泽东高瞻远瞩,以史鉴今。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都是毛泽东汲取历史智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结果。
2023-01-15
互动:43
毛主席对马尔萨斯人口论所持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因此他对于瘟疫采取积极防疫,防止瘟疫对生命的剥夺,相信通过发展经济能够解决人的吃饭问题,而不是靠什么战争、瘟疫去削减人口。在毛主席的毕生领导和努力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惊天伟业,在中国建立起了一套覆盖城乡的防疫网络,一套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楷模的卫生防疫机制,在短短十几年里,基本消灭或控制了霍乱、天花、鼠疫、性病、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麻风病、脑炎等主要
2023-01-14
互动:75
在一定程度上,群众的积极化改造努力,以及反向恢复群众的消极化改造——为此进行的各种“反宣传”,是一种基于领导权建设和拆解的意识形态斗争过程。反宣传的目的,当然是一种让群众重新回到消极被动状态的努力,这是另一个方向的领导权建设的抓手,是走资派的策略核心。
2023-01-14
互动:113
,要承担起这个庄严的阶级历史任务,首先当然要对于工人阶级事业有高度的忠诚,对于工人阶级的品质与力量,有足够的认识,对于所进行的研究,有广博精深的科学造诣
2023-01-14
互动:23
强调生产价格论,说穿了,无非是想利用这个包含有平均利润概念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来为强调利润作掩护。
2023-01-14
互动:50